链接地址:http://wb.sznews.com/html/2013-12/28/content_2736443.htm
初看到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成人人际交往的模式之一就是“讨好型”。这类人群的个体表里不一,他能放下个人的意愿去讨好别人的深层原因是怕失去亲情、友情、或是爱情。也许他们存在的方式仅是为了取悦别人,但还要冒着随时会被抛弃的危险,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讨好型的人虽然表面迎合、随意,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却非常清楚自已的思想。所以他们会活的很累。
而这样行为模式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拜他们的成长经历所赐。更多的个体是由于从小缺失父母之爱所致。所以在幼儿园中频繁的表现向老师“讨好”的孩子,家长在担忧之余,要认真的评估一下属于那种情况:
其一:由于孩子在家中缺少父母的关注,或刚入园不久的孩子,分离焦虑较重,孩子就极有可能将某一位老师做为过渡客体产生过于依恋的情感,这时的孩子不是在讨好,而是在寻求温暖安全的感觉。
其二:有一种个体真的具有别人想什么他就会准确知道的能力,这不是他有特异的功能,而是他从小就被训练的会察言观色。所以当你觉得孩子会在幼儿园察言观色时,更多的是要反思,是不是自已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过于情绪化。常让孩子为自已的情绪买单的父母,孩子就有可能从小学习察言观色和讨好他人。
其三:幼儿期的孩子,学习的方式就是模仿。家长们不经意间对世俗的评论、日常生活中对事情处理的方式及老师在接到孩子或家长礼物后的言谈及表现,都会让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很快速的进行模仿。
其四、有可能是孩子在自身感受到父母之爱后,对老师爱意的表达。就如三岁的孩子自已便便过后觉得开心,就会问来客:“你便便了没有呀?”;父母喂宝宝喝水前要试一下再给他喝,结果客人来了他递水时也要先试喝一下再给客人一样。这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其实如果孩子是属于前二种情况下的“讨好”,那家长要认真的对待,调整自已、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是后两种,就大可不必惊慌。因为这正是孩子自我“社会化”的开始。也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家长们只需要适度的给予引导就好,人是情境的产物,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影响才是最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