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链接:http://wb.sznews.com/html/2014-01/18/content_2758346.htm
孩子踩在櫈子上的现象很多见,有时在家中、有时在公共的场所。但无论在那种场合之下,这都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家长都要给予相应的行为指导,但恰如其分的指导就要建立在对孩子行为背后动机的解读之上。
其一、孩子在六岁之前,会伴随着空间知觉敏感期的渡过而成长,这时的孩子在某一时间段中会表现出特殊的喜欢从高处向下跳的行为,且乐此不彼。这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探讨自已与空间关系的必经之路,所以父母要支持孩子的这一探索过程。但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在不恰当的场合如:有不安全的隐患或踩踏公共场所的坐椅时,家长不但要说出“不可以”,而且要想到告诉孩子你怎么样就可以。如:“你可以在床下垫两个枕头,这样你就可以从床上向下跳了”;或“你不能踩在座椅上跳,你可以到那边的花池的水泥边上向下跳”。
其二、如果孩子的不恰当的行为只是为了吸引父母及他人的注意时,则父母除了要留意孩子的感受,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调整对孩子的关注之外,在当下父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漠视和淡化。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同时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暂实的离开他。让他的这种不良的行为实施后不能获益(有时父母打、骂也是孩子获得关注的一种获益)。
其三、无论是什么原因,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都不可在众人的面前进行打骂。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他们的自尊建立在父母及成人对他的尊重,自尊的建立可以构建出健康的自信心。如果父母经常在外人面前指责甚至打骂孩子,那有可能使一个个体的自信心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