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地址:http://wb.sznews.com/html/2014-03/15/content_2808575.htm
印象中几个孩子的身影在我的脑中总是挥之不去……朋友之子,从小他的母亲就喜欢在我们几家聚会的时候晒他的糗事为话题,以博得大家一笑,现在他虽已结婚生子,但仍少言寡语;另一友之子,总是在当众说错话时被其父指责,更甚之一是为此拿筷击头而使筷断裂,现在的他进入青春期,常用带有仇视的目光与父亲抗争,没有沟通更没有情感的交流……
每个个体都要构建自我价值感,这与个体存在的幸福指数直接相关。对于一个孩子,我有没有价值?我值不值得被尊重?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我在父母或第一照顾者的眼中有没有价值?被不被尊重?父母们为了取乐,在自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的前提下把孩子丢脸的事拿出来当笑谈,孩子在那一刻接收到的就是被差辱和被贬损,久而久之孩子读到和内化到的就是自已是一个毫无价值之人,没有自尊更谈不上自信。
常遇到家长抱怨家中有子但不愿与之交谈;一家人出去旅游本是一件极大的幸事,但却遭遇到孩子的拒绝;父母们为此愁肠百转,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孩子从出生就要与父母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出现情愿宅在家中也不愿与你相伴的现象。假使你身边的人常把你的糗事公布于众、假使你对一个人一说话就遭遇的是评价和指责,你还会愿意与这个人在一起或再与这个人交谈么?
从一个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被孩子内化的父母将陪伴孩子的一生。我们要做孩子心中永驻的那个支持者的父母,还是要做那个迫害者的父母,这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