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创伤治疗与危机干预》工作坊感悟
——金玉学员
6月8日至6月10日,这是今年第三次浸泡在《创伤治疗与危机干预》工作坊里。这一次的浸泡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曾经是带着对自己焦虑情绪的不解和育儿途中的困惑,走进了心理学。后来顺利通过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却越发觉得心理学知识博大精深,我想不停的学习她其中的奥秘,甚至把她当作生命中的一门必修课,认认真真地对待。这半年多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施琪嘉导师的精神分析网络课程和参加他讲授的《创伤治疗与危机干预》工作坊。通过三次工作坊的学习与体验,给我内心注入了更多了解自己情绪的力量和技术。似乎明白了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为何存在那种微妙的感觉。正如施老师所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灵花园,并且都有属于自己内心的圣秘。
前两次的工作坊,听着同学们精彩的分享,我完全不知道应该给大家分享什么,记忆中有些空白。甚至在小组讨论中一个同学调侃,你怎么都在讲别人的事情啊?你自己呢?一时间无言以对。也许是前两次工作坊的学习沉淀,逐渐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觉察,而这些觉察,让我逐渐发现了生活中很多意识层面下的潜意识。每当我犹豫不决、焦虑不堪、心急如焚时,只要发现了那个内心深处的我,便是豁然开朗,让我瞬间释然那些不良情绪。
这几天施老师讲授的被动解离、主动解离、高峰体验,传授了一个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全新视角。让我们一度从意识走向潜意识,又从潜意识回到意识,似乎我们可以自如的穿梭在这两种层面。
在施老师解读我儿子的一句答非所问“妈妈,你撞到我的桌子了吗?”让我顿悟那个场合下我跟孩子的行为及心理变化,孩子当下把自己解离了,当他听出我对他的命令时,我想他的潜意识里就是想要逃离。而我突然间大脑中窜出施老师曾经讲的“内在孩子”,——父母要让每个孩子在内心中形成一个自信、安全、对世界友好的内在孩子。瞬间我马上跟他道歉,如果我再与他纠缠,即将上演母子大战。这次的觉察与冷静换回了儿子对我的尊重,下午放学回家,他进门第一件事就跟我说:“妈妈,我错了!我中午不该那样对你的。”那种欣慰的感觉让我觉得,这就是心理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赋予父母的力量。
施老师在讲述主动解离中的躯体解离时,让我想起了孩子之前总会出现一些肚子痛的经历。去年5月曾经一个月三次肚子痛,去医院做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后来我找了心理咨询师,才了解到,孩子最近的数学老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呆头呆脑,蠢得象猪。当时我似乎要维护老师的形象,只知道让孩子不要在意老师讲的那些话,而没有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今年3月底,孩子又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下午放学回家,肚子痛,呕吐。这一次,我通过观察,仔细揣摩他回家跟我说的话,我想起了他刚回家就跟我说,妈妈今天下午老师临时换课上了两节语文课,写了一遍作文。因为他今晚刚好有作文培训课,我心里想着,这些症状是不是他不想去上作文课反应出来的呢?这次,我对他说:“你实在坚持不了就不去上作文课了,在家休息。”后来到了晚上8点多,我观察他似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就跟他聊了起来,我说:”你今天是不是因为下午写作文累了,才不想去上晚上的作文课的?”顿时他脸上绽放了花儿般灿烂的笑容,说:“妈妈,你太理解我了!你看我今天下午费了那么多心思写了一篇作文,手都写痛了,我真不想晚上再写作文了。”看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我露出了会心的笑,我的心似乎被山间清泉浸润,那丝丝凉意带给我无限的感动。有了这一次次对孩子的心平气和,我发现以前他对我的畏惧在慢慢地减少,甚至会敞开心扉跟我交流。
在这一次的工作坊中,还让我明白了两次生孩子的过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第一次生产,恐惧、疼痛、濒死感至今记忆犹新。第二次生产中,在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时,泪如泉涌,丝毫没有生大宝时的那种疼痛和恐惧感,似乎这一次生产才是我人生中最真实的感觉。施老师告诉我,那是因为我由心而生、由内而外、喜极而泣的一次主动解离。这是人生的高峰体验,因为这是最幸福的时刻,欣喜若狂,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生产。而这一次的生产会让我变得更自信、更宽容、更友善、更快乐。施老师还解读了女性生大宝和生二宝带来的一些潜意识的感觉。生大宝因为恐惧、疼痛会让母亲有愤怒感,孩子出生后,往往对他们有控制感;而生二宝才会有亲生的感觉,对待二宝更多的是宽容和欣赏。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对大宝要求那么严苛,而对二宝却毫无要求。由此我在育儿方面得到了一个无比大的收获,我完全可以在以后养育他们的路途中一视同仁。我必须还大宝一个自由探索的人生。施老师说过,父母对孩子越好,孩子越满足,内在孩子越健康。庆幸自己学了心理学,否则我的严厉与说教会剥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探索权利。
在释梦环节中,我分享了前一天的梦。一个身患癌症的邻居出现在我考试的教室,她获得了考试的第一名。施老师解读说:“梦中的考试是‘死亡’的象征,与疾病相连,通过别人看到自己,预示着中年危机。”的确,我最近非常担心我的身体。因为近几年我都是隔三差五往医院跑,还经常吃药。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奶奶和大伯都是在36岁去逝的,而后总会在脑中闪过奶奶和大伯为什么都那么年轻就去逝呢?并且都是因为心脏病突发去逝。后来再大一些,经历了妈妈的去逝,妈妈和外婆竟也是在相同的岁数去逝,都是50岁左右去逝,也都是因为癌症。两类血亲关系的亲人,死亡年龄如此雷同,曾一度成为我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阴霾。用他人应征自己的中年危机,往往跟疾病与死亡有关。这些记忆中的潜意识形成了我对疾病对死亡的中年危机感。施老师的解读,戳中了我的潜意识。在后续的生活中我不必再过余牵强的把死亡与年龄联系在一起。
最后在课堂上施老师教我们体验静禅和动禅,当这种体验带给我们行云流水、举步生风、鸟语花香的感觉时,顿时觉得人生是如此美好,心还可以如此的静谧。恍惚间,生命中的阳光,似乎给了我前进的无限动力,——好好活着,好好享受生命!帮助有需要的人,让世界充满阳光。
参加了三次施老师的工作坊,似乎看透了半个人生,仔细想想,还有好多生活片断可以分享。毕竟是学习过、体验过、沉淀过,顿悟的感觉是那么深刻、那么坦然。
创伤是光照进心灵的地方。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耳边有欢声笑语。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了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有太阳照耀的地方,心里就不会黑暗无光。
感谢施老师!感谢翟老师!感谢在生命中徘徊、踌躇时遇见了你们、遇见了心理学!